来源:最高院民一庭编《民事审判实务问答》
本院认为:根据查明的事实,案涉房产是倪某2与苏某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产权登记在倪某1名下,购买房产时倪某1尚未成年,无独立财产。倪某2、苏某离婚时一致确认案涉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约定分割归倪某2所有,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虽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但是夫妻将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登记于未成年子女名下,在夫妻离婚时,不能简单地完全按照登记情况将房屋认定为未成年子女的财产。不动产物权登记分为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对外效力是指根据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不动产物权经登记后,善意第三人基于对登记的信赖而登记权利人发生的不动产交易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对内效力是指应审查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来确定真正的权利人。实际生活中,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购买房屋后,可能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而将房屋的产权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但这样并不意味着该房屋的真实产权所有权即为未成年子女。本案中,倪某2与苏某在购置案涉房产及离婚期间,均无证据显示双方有将该案涉房产赠与倪某1的共同意思表示,且倪某2与苏某在协议离婚时是将案涉房产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倪某1亦未提供充足证据存在将该案涉房产赠与倪某1的共同意思表示。综上,本案房产的真正权利人并非倪某1,而是倪某2与苏某的共同财产,该案涉房产所有权属倪某2所有,故倪某2诉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采纳。
- END -